李卫国在林子里又独自游荡了十几天。
日子越来越难过。日本人像是被彻底激怒了,派出了更多的人进山搜捕,而且队形严密,再也不给他轻易狙杀掉队者的机会。好几次,他都在极远的距离上发现了大股的敌人,只能悄悄退走,连开枪的机会都找不到。
弹药也在迅速消耗。他从鬼子手里缴获的子弹已经打光了,剩下的只有父亲留下的那几发汉阳造的子弹。
更重要的是食物。大雪封山,野兽也躲了起来,他已经两天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,只能靠啃食冻硬的树皮和草根果腹。饥饿,像一只无形的手,正在慢慢抽走他身体里的力气和热量。
这天夜里,他躲在一个被风的雪洞里,怀里抱着冰冷的汉阳造,听着外面呼啸的北风,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天在山谷里遇到的那伙人。
“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军……是打日本人的队伍……来黑瞎子沟找我们喝碗酒……”
那个戴眼镜的人喊出的话,一遍又一遍地在他耳边回响。
他不是没想过去找他们。但他的仇,是他一个人的。他习惯了独来独往,不相信任何人。可现在,现实却逼得他不得不重新考虑。
一个人,真的能报得了这血海深仇吗?
他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三发子弹,又摸了摸空空如也的肚子。
天亮后,他做出了决定。他要去看一看,那个叫“黑瞎子沟”的地方,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。
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,循着那伙人留下的痕-迹,小心翼翼地向黑瞎子沟的方向摸了过去。他像一个最谨慎的猎人,走几步就要停下来观察许久,确保自己没有落入陷阱。
傍晚时分,他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。
黑瞎子沟是一个极为隐蔽的山谷,三面环山,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以进出。他在对面山上的密林里找了一个视野极好的位置,潜伏了下来。
从他的位置,可以清楚地看到山谷里的景象。那是一个简陋的营地,用木头和茅草搭建了十几间窝棚。营地中央升着几堆篝火,一些穿着各式各样破旧棉衣的人正围在火堆旁,有男有女,甚至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。
营地的入口和四周的山坡上,都有明哨和暗哨,位置选得很刁钻,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呼应。
李卫国没有动,他就趴在那里,静静地观察着。
第一天,他看到营地里的人出操训练。那个络腮胡子大汉,也就是他们的队长,正吼着嗓子,教一群新兵练习拼刺。他们的动作很笨拙,手里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,有步枪,有大刀,甚至还有红缨枪。
那个戴眼镜的政委,则在一旁给一群妇女和孩子上课,教他们认字。
第二天,一队人出去执行任务,傍晚才回来,抬回来了两个受了重伤的伤员。营地里的一个女人立刻拿出药品,在窝棚里给他们处理伤口。所有人都围了过去,脸上的关切不是装出来的。
第三天,营地里断粮了。他们把仅剩的一点苞米面熬成稀粥,伤员和孩子先喝,剩下的人才一人分一小碗。那个络腮胡队长把自己的那碗,又倒给了身边一个看起来最瘦弱的小战士。
李卫国在山上,也同样在挨饿。他看着山谷里的一切,看着那些虽然衣衫褴褛、面带饥色,但眼睛里却有光的男男女女。
他心里某个地方,被触动了。
第四天早上,他离开了观察点,走进了茫茫林海。中午时分,他扛着一头刚打死的狍子回来了。这是他用父亲留下的三发子弹中的一发打到的。
他没有直接扛着狍子去营地。他观察过抗联的巡逻路线。他扛着狍子,绕了很大一个圈子,来到一支巡逻队必经的路上,将狍子放在了路中间。
然后,他爬上旁边的一棵大树,再次隐藏了起来。
没过多久,一支五人巡逻队走了过来。带队的,正是那个络腮胡队长。
“队长,你看!”一个战士眼尖,首先发现了路中间的狍子。
五个人立刻警惕起来,端起枪,散开队形,小心翼翼地围了上来。
“都别动!”络腮胡队长做了个手势,自己一个人上前查看。他先是检查了狍子身上的伤口,一枪毙命,伤口很小,是步***。然后,他又绕着狍子走了几圈,仔细检查了周围的地面,没有发现任何陷阱的痕迹。
“队长,啥情况?这狍子……是自己撞死的?”一个战士不解地问。
络腮胡队长没有回答,他蹲下身,看着狍子被捆住的四蹄,那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猎人绳结,死扣,但只要找对绳头,一拉就能解开。他咧开大嘴,笑了。
“不是自己撞死的,是咱们的朋友送的。”他站起身,朝着四周的林子朗声喊道,“山上的朋友!上次一别,有半个多月了吧?送这么大礼,怎么不出来见个面,喝两杯?”
林子里静悄悄的,没有任何回应。
“妈的,还跟老子玩神秘。”队长笑骂了一句,对战士们一挥手,“没危险了,把狍子抬回去!告诉炊事班,今晚炖肉!给兄弟们都好好解解馋!”
两个战士欢呼一声,上前抬起狍子,一行人高高兴兴地回营地去了。
树上的李卫国,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,脸上露出了一丝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笑容。
他没有立刻现身。他要等的,是他们的态度。
黄昏时分,他才从树上下来,从另一个方向,慢慢地走向了黑瞎子沟的营地。
他刚走到谷口,就被一个暗哨发现了。
“站住!什么人?!”两支黑洞洞的枪口,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对准了他。
李卫国停下脚步,举起了双手。他的汉阳造,早就远远地藏在了林子里。
“我找人。”他的声音很平静。
“找谁?”
“找请我喝酒的人。”
两个哨兵对视一眼,其中一个喝道:“口令!”
李卫国摇了摇头:“没有口令。你们去告诉那个络腮胡子,还有那个戴眼镜的,就说山崖上的朋友来了。”
一个哨兵不敢大意,继续用枪指着他,另一个则飞快地跑回营地去报信。
很快,络腮胡队长和眼镜政委就带着一大群人,匆匆赶了过来。
络腮胡队长一看到李卫国,就哈哈大笑起来:“我就知道是你小子!好啊,终于肯露面了!怎么,那头狍子,就是你的投名状?”
李卫国看着他,不卑不亢地说道:“我只是饿了,一个人吃不完。”
旁边的眼镜政委推了推眼镜,仔细地打量着李卫国,温和地开口:“我们正炖着肉呢,就等你这位贵客了。欢迎你,朋友。我叫赵振,是这里的政委。这位是我们的队长,王虎。”
“李卫国。”他报出了自己的名字。
“李卫国……”赵振默念了一遍,“好名字。卫国,保家卫国。请吧,李同志,外面冷,进屋说。”
李卫国跟着他们走进了营地。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他这个陌生人,但眼神里并没有敌意。
他们走进中间最大的一个窝棚,这里显然是他们的指挥部。王虎迫不及待地问:“兄弟,你那手枪法,是跟谁学的?真他娘的神了!”
“我爹教的。他是个猎人。”李卫国回答。
“猎人?”王虎一愣,随即一拍大腿,“我说呢!也只有最好的猎人,才能有你这本事!兄弟,别的不说,就冲你这身本事,还有那头狍子,今天这顿酒,你喝定了!”
赵振给李卫国倒了一碗热水,递给他:“李同志,我们知道你有很多疑问。但我们想先告诉你,我们和你一样,都是死了心要打鬼子的中国人。我们这支队伍,有***的领导,有农民,有工人,也有像你一样的猎人。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把日本人从这片土地上赶出去。”
李卫国捧着那碗热水,感受着手心里的温暖。他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听着。
“那头狍子,我们收下了。但我们不能白收你的东西。”赵振说着,从旁边拿过一杆枪,递到李卫国面前,“这是你上次留下的那杆三八大盖,我们给你保养好了。还有这个,”他又拿过一个小布袋,“这里面有五十发子弹,是我们这次战斗缴获的,你先用着。”
李卫国看着眼前的枪和子弹,又看了看赵振和王虎真诚的脸。
他沉默了许久,终于开口问道:“你们……真的能把鬼子赶出去?”
王虎一拍胸脯:“只要咱们中国人还剩一口气,就他娘的跟他们干到底!肯定能!”
赵振则微笑着说:“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,但千千万万的人团结起来,就一定能。我们相信这一点。”
这时,一个战士从外面跑了进来,满脸喜色:“报告队长、政委!肉炖好了!”
王虎哈哈大笑,一把搂住李卫国的肩膀:“走!喝酒吃肉去!今天咱们不醉不归!”
李卫国被他半推半就地拉出了窝棚。外面,篝火烧得正旺,一口大锅里,正“咕嘟咕嘟”地炖着狍子肉,香气四溢。
一个女人给他盛了满满一大碗肉汤,连肉带骨。
李卫国接过碗,看着碗里翻滚的肉块,闻着久违的肉香,他的眼睛,突然有些发酸。
小说《铁血枪神:抗日风云录》 第7章 试读结束。